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和日本文豪一起喝咖啡:癮咖啡、閒喫茶、嘗?子,還有聊些往事……

和日本文豪一起喝咖啡:癮咖啡、閒喫茶、嘗?子,還有聊些往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587281
寺田寅?
張嘉芬
四塊玉文創
2018年6月08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8587281
  • 叢書系列:小感日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小感日常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在咖啡的苦澀和回甘滋味中

      和十四位文豪尋味舊時光的種種相遇

      在咖啡尚未成為顯學之前

      和洋要素融合成日式新風景

      每一杯都盛載著每個永遠

     

      在整個城市都是咖啡館,喝咖啡既便利又日常的今天,可曾想過,數十年甚至是百年前的文人,如何看待這有著特殊香氣和複雜滋味的舶來品呢?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散文及俳句作家寺田寅彥(1878-1935)曾說:「有生以來首次品嘗到的咖啡香醇,已完全虜獲了我這個鄉下長大的少年。在對所有異國事物都嚮往不已的孩子心裡,這股既南洋又西洋的香氣,感覺就像是從未知的極樂桃源,遠渡重洋吹來的一縷薰風。」



      位居銀座邊陲的春天咖啡館是文人、畫家和演員的最愛;聖保羅咖啡館有一杯五分錢的濃郁巴西咖啡,還能欣賞自動鋼琴的演奏。走一趟有樂町的藝術咖啡館,各式咖啡豆,任君挑選。當時東京已經有餅乾、蛋糕、軟糖、口香糖、窩夫(鬆餅),甚至有從法國進口的馬卡龍,樣樣都好吃如作夢。「總而言之,在那個時代,那樣的咖啡館,或供應甜點的店家,都令人感到明亮、愉快。於是,照例我又要說『反觀現今的咖啡館』,準備接著感嘆一番。」知名喜劇演員兼飲食散文作家古川綠波(1903-1961)則是有此一說,並寫下了七千字長文,其中甚至提到了二十九種甜點,二十五家甜點店及咖啡館──且多數仍在東京屹立不搖,帶讀者在紙上走訪名店「精品」,遇見新興的時尚與浪漫。



      不論您平時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或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也有其他缺少不了的心靈飲品陪伴著你。本書是由不同文學作家接力講述關於尋味咖啡的舊時光和青春往事,是一本寫給大家的非典型文豪咖啡事件簿。



    強力推薦

    ?? ?

      ● 專文推薦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從巴黎、銀座到住宅區小巷〉



      ●名人推薦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外國語文學院院長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主編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廣播節目《良憶的人文食堂》主持人

      (順序按姓氏筆劃排列)


     





    ◎寫在前面

    〈從巴黎、銀座到住宅區小巷〉�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

    ?

    輯一? 解憂咖啡吧

    .咖啡哲學序說�寺田寅彥

    .在咖啡館裡�萩原朔太郎

    .甜話休提�古川綠波

    .潘恩會的回憶�木下?太郎

    .青春回顧�吉井勇

    .銀座街頭�三好達治

    .大阪發現�織田作之助

    .偶然創作出來的雙關語�九鬼周造

    .寫於咖啡館�光村光太郎

    .巴黎的咖啡館—早晨與中午�岡本加乃子

    ?

    輯二 溫度焙人情

    .孤獨�蘭郁二郎

    .人生指南�?口安吾

    .神經�織田作之助

    .誰人、何時、在何處,做了何事?�竹久夢二

    .白色大門的屋子�小川未明

    ?









    ◎寫在前面〈從巴黎、銀座到住宅區小巷〉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




      如今的日本人是相當愛喝咖啡的民族。據統計,每年一個人平均消費約四公斤的咖啡。這數目雖然比不上地球上最愛喝咖啡的挪威(九公斤)和瑞士(七點七公斤),但是比歐盟各國、美國差不了多少,而且比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等咖啡豆生產國家還多幾成。現在,全日本有六萬多家咖啡館,那就是平均一千八百個日本人當中就有一家咖啡館。想起一百多年以前,東京銀座才開始出現了咖啡館,過去一個世紀內,日本人和咖啡的關係變得密切或家常很多了。



      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家咖啡館是一九一一年三月在現在的銀座八丁目開張的Cafe Printemps(春天咖啡館)。老闆是畫家松山省三。據傳說,他本想去巴黎留學,可是家境不允許,於是在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的恩師黑田清輝以及好友小山內薰的建議下,決定開巴黎風格的咖啡館了。黑田清輝是日本的美術教科書一定介紹的著名油畫家,小山內薰又是日本最早的話劇團自由劇場的負責人。可見,在日本,咖啡館從一開始就充滿著西方文化的香氣,或說對西方文化的憧憬和夢想。早期的春天咖啡館為了確保定期收入而採用了會員制。結果,能在文學史書上看到的大文豪,例如森鷗外、永井荷風、谷崎潤一郎、北原白秋,以及畫家岸田劉生和歌舞伎演員市川左團次等等都掛名成會員了。



      森鷗外是一八八○年代到柏林念衛生學的,永井荷風則在一九○○年代的里昂、巴黎待過一陣子。他們都特別想念歐洲的咖啡館。煎熬他們的不僅是咖啡的味道或所包含的化學成分,而且是咖啡館的環境,包括位置、建築、室內裝飾、桌椅、餐具、暖氣、伙計、其他客人等等,換句話說一回日本就只好夢想著歐洲。在日本開歐式咖啡館,地點首選非東京最充滿歐美氛圍的銀座莫屬。因為銀座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後,花幾年建設的第一條西式磚頭街,服部鐘錶店、資生堂西藥房、木村麵包店、伊東屋鋼筆店等經售西式商品,為外國客人服務的名店鱗次櫛比。



      本書收錄的文章作家中,隨筆家兼物理學家的寺田寅彥(一八七八—一九三五)就屬於春天咖啡館一代人。他在九州熊本讀中學的時候,受英文教師夏目漱石的薰陶,對文學產生興趣;擔任東京帝大理科大學副教授的一九○九年,去柏林留學,經過瑞典、法國、英國、美國回到日本,就碰上了春天咖啡館的開張。寺田兼有科學家和文學家的腦袋,寫出來的文章就有與眾不同的風格,例如在〈咖啡哲學序說〉裡,他寫道:「看在所謂的禁欲主義者眼中,酒或咖啡之類的東西或許真的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無用之物。然而,舉凡藝術、哲學和宗教在人類精神及肉體上的所帶來的效果,其實和酒水咖啡等極為相似。」



      春天咖啡館開張的同一年十二月,銀座又開張了另一家咖啡館叫Cafe Paulista(聖保羅咖啡館)。這一家是從日本去巴西的第一代移民水野龍,為了向日本人宣傳咖啡而開設的,價錢比春天咖啡館便宜,因而吸引了沒錢但愛文化,並且追求刺激的文青們。



      聖保羅咖啡館的廣告說:黑如鬼,甜如戀,熱如地獄的咖啡。當時對面有時事新報社,把稿件帶來的新興作家們順便來咖啡館坐一坐,喝五分錢一杯的咖啡,吃五分錢一個的甜甜圈。其中有芥川龍之介,也有本書收錄散文〈在咖啡館裡〉的名詩人萩原朔太郎(一八八六—一九四二)。



      以摩登為社會基調的日本大正時代,萩原朔太郎廣泛被認為是口語自由詩的第一把手,代表性詩集有《向月亮吼叫》和《青貓》。他在文中寫道:「我從剛才就一直在觀察,這家店裡有很多人都只是喝杯紅茶,就愣愣地坐上半個小時。這些人究竟在想什麼?對於崇尚『時間就是金錢』,捨不得虛度一分一秒空檔,整天忙著在市區東奔西跑的大阪人而言,看到東京這種咖啡館的光景,會覺得這裡是個閒人聚集之處,甚至應該要覺得很不可思議才對。」



      本書收錄的作品講到的咖啡館,很多都在銀座或者在巴黎,並不無原因。大家都嚮往巴黎,希望東京至少能有一條銀座大街成為日本的巴黎。萩原朔太郎就有一首詩叫〈旅上〉:「雖想去法蘭西,法蘭西太遠了,於是穿上新西服,無拘無束地旅遊去,火車開在山中時,靠著天藍玻璃窗,自己想想開心事,五月清晨拂曉,任由萌生的嫩草。」



      兼職醫生的詩人木下?太郎(一八八五—一九四五)也強烈嚮往西洋。一九○八年,他跟北原白秋(一八八五—一九四二)等詩人、畫家,一起組成了牧神(潘恩)會,希望日本的年輕藝術家們也能夠擁有像巴黎的咖啡廳一樣大家會自由討論藝術話題的空間。那是春天咖啡館還沒開張以前的日子。眾人聽說過巴黎中間流著一條塞納河,於是選擇東京首屈一指的大河隅田川附近為聚會地點。其實,正如他在本書中的〈潘恩會的回憶〉裡透露,明治四十多年的日本文青們也嚮往通過浮世繪認識的江戶時代,而隅田川就是在浮世繪裡常出現的河流。總之,他們在隅田川兩邊的幾家西餐廳定期聚會談笑風生;有吃西餐喝香檳,但是文中不曾出現關於咖啡的記述。木下?太郎當年還沒去過西方,所以他在腦海裡想像出來的西方並不基於現實的歐洲,而是取材於十六世紀來日本傳教的耶穌會士們傳來的「南蠻」文化。他當時的一篇作品就叫〈南蠻寺前〉。經過兩年,牧神會活動逐漸停止,會員們似乎開始常去銀座新開的春天咖啡館。



      〈甜話休題〉的作者古川綠波(一九○三—六一)是日本一九三○年代非常有名的喜劇演員,祖父是原東京大學校長,父親則為男爵。他本人從小文采突出,就讀早稻田大學時期,出版雜誌也做電影演員。後來組織劇團,在淺草演出頗受歡迎。他在文中回顧的小時候,應該是一九一○年左右。當時東京已經有餅乾、蛋糕、軟糖、口香糖、窩夫(鬆餅),甚至有從法國進口的馬卡龍,樣樣都好吃如作夢。文章也提到銀座一家咖啡館叫Colombin,是能夠坐在玻璃窗邊看著外景行人吃甜品喝咖啡的,正如在巴黎。有趣的是中學時代的古川都去過聖保羅咖啡館,喝一杯五分錢的濃郁巴西咖啡,也吃薄荷果凍,聽自動鋼琴的演奏。



      做和歌、寫劇本出名的吉井勇(一八八六—一九六○)是牧神會的創立會員。他的〈青春回顧〉寫到的就是銀座春天咖啡館。不過,他印象深刻的倒是在那兒跟朋友熟人碰上後,一起去喝酒到酩酊大醉的青春傻事。



      大阪出身的詩人、翻譯家三好達治(一九○○─六四)是二十多歲到東京上大學的。他文中的二○年代銀座已經有很多咖啡廳,也有路邊攤子。戰後回顧從前的〈銀座街頭〉似乎從頭到尾嘆著口氣,也難怪,戰敗國最繁華的一條街先被戰勝國破壞,後被自己國家的年輕官僚糟蹋。



      織田作之助(一九一三—四七)是最有大阪特色的作家,尤其是一九三九年發表的〈夫婦善哉〉是描述庶民男女愛情的佳作。在本書收錄的〈大阪發現〉,作者細膩描寫大阪街頭的美味以及其他種種都滿有味道,只是正如萩原朔太郎早看破,商都大阪跟優閒的咖啡館從不沾邊。



      九鬼周造(一八八八—一九四一)是東京出身的哲學家。從東京大學畢業以後,到歐洲留學八年,回國後任職於京都大學,以三○年問世的《「粹」的結構》受注目。本書收錄的〈偶然創造出來的雙關語〉講的雖然是處處可見的情形,即不同世代的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稱呼,因為作者曾旅居外國八年之久,恐怕回來發現的故鄉跟原先記憶中的處處不一樣了,因而感到一陣目眩,還提出根據哲學的解釋。可說到底是哲學家吧。



      〈寫於咖啡館〉的作者高村光太郎(一八八三—一九五六)是著名雕塑家高村光雲的兒子,在東京美術學校讀完了雕塑以後,又學西洋繪畫,後來去紐約、倫敦、巴黎遊學,回來參加了牧神會。之後,既做雕塑又寫詩,尤其寫了妻子發瘋過程的《智惠子抄》很有名。〈寫於咖啡館〉的故事雖然從咖啡館開始,他卻是喝酒泡法國女孩的。但是隔天早上,他在鏡子裡發現自己一張黃臉就給嚇跑。原來現實中的巴黎咖啡館,並不是日本文青們想像的樣子。



      相比之下,還是女作家厲害,如果不厲害,在那重男輕女時代的日本,根本成不了個女作家。岡本加乃子(一八八九—一九三九)是一九二九年跟丈夫(漫畫家岡本一平)、兒子(後年的藝術家岡本太郎)以及年輕情人一起去巴黎的。後來,把太郎一個人留在巴黎,加乃子和兩個男人一起旅行倫敦、柏林,最後經過美國,一九三二年回到日本。訪歐之前,她出過兩本和歌集,而沒發表過小說,可是早決定到了巴黎就要學歐洲文化也開始寫小說。果然,在生命最後的幾年裡,她發表的小說獲得了川端康成的高度評價。我們從〈巴黎的咖啡館〉一篇讀出來的就是超脫於一切的女作家記錄著周圍現實中發生的種種故事。跟自我意識一會兒膨脹一會兒破裂的高村光太郎相比,加乃子個性之強硬顯得尤其厲害。

      

      散文作家們,似乎下意識地迴避:作為都會文化象徵的咖啡館同時也是陌生人坐在一起分享孤獨或者暫時忘記孤獨的地方。蘭郁二郎(一九一三—四四)的短篇小說〈孤獨〉卻攤開這最根本的問題。作者從中學時代起寫科幻小說出名,二十二歲就跟幾個同好創刊了《偵探小說》雜誌。後來發表多篇科幻恐怖小說,可惜在太平洋戰爭中,作為報導員往南洋的路上因飛機事故而喪命。



      ?口安吾(一九○六—五五)是日本二戰後所謂無賴派作家之一,出身於新瀉縣的大家庭,父親是國會議員,背景跟太宰治有所相似。一九四六年發表的評論《墮落論》以及小說《白癡》受廣大讀者歡迎,成為了暢銷作家。然而,由於工作量激增,他患上了安非他命中毒和憂鬱症,四十九歲因腦溢血去世。本書收錄的〈人生指南〉是一九五一年的作品。主人翁迷上給報紙人生指南欄目寫虛假的家庭問題而投稿,結果走火入魔,失去了生意和家庭。這類「差而不壞」的男性登場人物,在後現代的小說裡看不著了,恐怕金錢變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所致。主人翁虎二郎當初為鄉下「喫茶店」批發拉麵。今天日本小地方有「喫茶店」賣義大利麵或者炒飯,但是賣拉麵的大概都早就變成拉麵專賣店了。至於當時的「喫茶店」有沒有咖啡,也許有即溶的吧。



      織田作之助的〈神經〉是戰後不久的一九四六年回顧戰前日子的小說。仿佛作者的主人翁曾常去千日前劇場對面叫花屋的「喫茶店」喝咖啡。在對面劇場演出的舞女們下班以後來那裡吃蛋包飯、炸豬排。那就是四○年代初日本大城市市民生活的寫照。



      竹下夢二(一八八四—一九三四)是以美人畫聞名的畫家,如今日本也很少有人知道他都寫過文章。這篇〈誰人,何時,在何處,做了何事?〉是一九二六年收錄於童話書《春》的。故事講到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以後的某一天,兩個東京中學生曠課,打算從御茶之水,經過神田,要走到銀座去。那是他們畢生最大的冒險。可是,走到隅田川邊,看到掛著紅色窗簾的「喫茶店」,想進去喝蘇打水或者可可,兩人口袋裡卻只有喝茶的錢,最後還是不敢進去。可見,當年東京的「喫茶店」供應很多種西洋飲料。



      最後一篇是小川未明(一八八二—一九六一)寫的短篇小說〈白色大門的屋子〉。小川是別名叫做「日本安徒生」的童話作家,還在早稻田大學讀書的時候開始就寫小說,並成立了「早大童話會」。〈白色大門的屋子〉刊在童話雜誌《赤鳥》的一九二五年五月號,有點像蘭郁二郎的〈孤獨〉,在這則故事裡,主人翁也去咖啡館遇到奇妙的人。小說中的咖啡館有如一部戲或者一個人的生涯,在這裡,主人翁見到好幾位多年沒見面、幾乎忘記的故人。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很特別:原來,咖啡館會是這麼特別的地方。

    ?




    其 他 著 作
    1. 和日本文豪一起尋貓去:山貓先生、流浪貓、彩虹貓、賊痞子貓……一起進入貓咪的奇想世界